东北军最后去哪里了(不抵抗之后三十万东北军都去了哪里)



东北军号称中国近代史上最强悍的北洋军阀军队,曾经拱卫张作霖东北称王、抗衡日本、逐鹿中原、主政北京,何其辉煌.

但是在九一八事变中,由于上层军方的不抵抗政策,使这支实力强劲的部队没有发挥出重要作用,而却背上了耻辱的骂名.那么在抗战爆发后这支几十万人的军队到底去了哪里?

东北军

1928年6月东北王张作霖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后,其子张学良接手东北军,在当时东北军人数约30余万.但是,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这30多万东北军并非都驻扎在关外,其中有20万余东北军随张学良驻扎在关内,而驻扎在东北三省的驻军只有十余万.

首先,说一下驻扎在关内的20万东北军.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这些军队纷纷要求打回老家去,但随着东北的迅速失陷,入关的东北军成了无根之木,广大官兵人心浮动,也间接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软禁,群龙无首的东北军陷入内讧,被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趁机整训、缩编为6个军,化大为小,化强为弱,分驻豫南、皖北、苏北等地区,各军不相统属、部队分割使用,逐步消耗在抗日正面战场上,也有一部分东北军投向我党,走向新生.

第49军

1937年参加了淞沪战役,正面狙击进犯日军,损失惨重,蒋介石趁补充人员的机会将东北籍的军官撤换成嫡系心腹,这只东北军逐渐被国民党军队消化吸收.

第51军

先后参加了徐州保卫战、台儿庄保卫战、武汉会战,后开赴鲁苏地区打游击,伤亡惨重.解放战争时期,第51军被改为整编第51师,驻守枣庄.1947年1月,向华东野战军投诚.

第53军

“七七”事变后,驻防平津地区,在日军的攻击下,损失惨重,被迫退出战场,孤军游击于太行山区.重整后参加了豫北、豫东和武汉会战,后被编入远征军第20集团军参加打通滇缅公路的作战,1948年11月,辽沈战役中向我党军队投诚.

其中的16师346旅691团在华北抗战中与大部队失联,在团长吕正操的带领下进行游击作战,开创了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后来这支部队正式编为八路军序列,吕正操成为为数不多的东北籍开国将军.

第57军

1937年驻防江苏,参加南京保卫战,在外围阻击日军,伤亡惨重.后参加台儿庄战役,血战日军精锐坂垣师团,得到会战总指挥部的通电嘉奖.

后进入鲁苏战区,开展敌后游击战.在此期间57军的高级将领开始走向反动,111师师长常恩多和333旅旅长万毅坚决抵制,毅然宣布起义,参加八路,改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

1945年8月,滨海支队与其他山东的8路部队组建成“东北挺进纵队”挺进东北,配合周保中率领的抗日联军建立民主政权.

在解放战争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岛.抗美援朝时又作为38军的组成部分,在松骨峰战役中痛歼美军,打出了万岁军的美名.

第67军

1937年8月下旬,参加华北战役,阻扼日军南犯,受到最高长官部的通电嘉奖.10月底,奔赴淞沪战场,伤亡惨重,军长吴克仁阵亡,成为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上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军中将军长.

但战后吴被国民党当局被诬蔑为“率部叛乱,临阵投敌”,蒋介石乘机取消了67军番号,缩编为108师,拨归国民党中央军统辖.

骑兵第2军

全面抗战后,一直在华北平原一带阻击日军,损失很大,被换防到豫皖边的沈邱、项城一带,后被改编,被国民党军队消化吸收.

以上是9.18事变时在关内的东北军主力的结局.下面说一下在关外的东北军.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关外的东北军一部分成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和热河抗日义勇军,大概两三万人,这一部分以马占山、李杜、黄显声等人为首的拥有血性的东北军拒绝了蒋介石和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他们是东北三省坚持就地抗战的代表人物.

这一部分军队是坚持14年抗战的东北抗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另外一部分东北军被日军打散,像汤玉麟、张景惠等人的部队很多都被伪满洲国收编,人数有七八万;这其中也有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成,由于对大哥不满久矣,也渐渐的堕落成汉奸,1931年高山子一战,张学成和日本顾问等一伙日伪官员被黄显声的部队击毙.

这就是当时三十万东北军最后的归宿,虽然在东北抗战爆发时的不抵抗行为使其颜面扫地,但是绝大多数的东北军都投入了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

虽然东北军不复存在,但是他们化整为零,继续在抗日战场中无畏生死,发光发热,同样为了祖国,为了反对侵略者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以上就是“东北军最后去哪里了(不抵抗之后三十万东北军都去了哪里)”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