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生活事例(河南神童张易文10岁上大学拔苗助长事例)

河南神童张易文:4岁识千字,10岁上大学,揠苗助长你怎么看?

她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4岁就认识2多个汉字。

在父亲的“魔鬼”教育下,她9岁参加高考,失利,10岁第二次考试,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她是一个被父亲“支配”的孩子,她是父亲的“试验品”,她是人们共同呼吁,希望其活出自我的女孩。

她就是张易文。


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纪就带领大家一起看看,这位被父亲揠苗助长的“傀儡”女孩张易文。

27年,小易文出生在了河南省的商丘市。

早在她出生以前,她的人生就被父亲张民弢“完美”规划了。

几岁应该做什么,到了什么年纪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张民弢心中有份自以为可实施的完美教案。

张易文的父亲张民弢从小在当地就被称为“神童”。

他智力超群,只用了8年时间,便学完了中小学的全部课程。

后来,参加高考的张民弢考上了北京大学,并进行了5年的硕博连读。

走出北大校门的张民弢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不知道是不是在工作中经历了什么,张民弢在执教生涯中,渐渐成了一名“中国应试教育”的强烈反对者。

他认为义务教育会磨灭孩子的天赋,每个孩子的天赋多有不同,有的十分聪明,有的十分普通,如果不加以区分,全部放在一个教室里“一锅炖”,会让普通的孩子进步缓慢,聪明的孩子变“笨”。

他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计划,但苦于无处实施,计划便一直搁浅着。


张易文的出生,让张民弢看到了自己教育方式的可实施性。

张易文也不负他望,从小便展露出了不凡的才智。

3岁时,小易文就能够做到自主读书,并在父亲的陪同下,学完了好几十本启蒙读物。

转眼,小易文已经4岁了。


张民弢考察了周边的幼儿园后,认为没有任何一所学校的教学理念,与自己的教学方式有相似点。

于是张民弢自己掏钱,创办了一所培训学校,打算自己教授小易文。

小易文从4岁起,就成了父亲教学理念的第一个实践者,她是第一个被支配着“吃螃蟹”的人,自此以后,也被支配多年。

前几期我们也讲到了从没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天才神童”们。


像陈舒音、孙天昌,他们虽然也是主要由父母在家教导,但父母在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其兴趣、生活方面的健康心态。

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少了一些与同龄人玩耍的机会,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充满欢笑与快乐的。

小易文不一样,她就像一个可以被摆弄的“机器”,没有自我,也没有说“不”的权利,只能在父亲的高压下,不停地学习。

父亲给小易文制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10岁以前考上大学,15岁硕士毕业,20岁博士毕业。


他认为在自己的教育下,小易文只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才算没有辜负自己的悉心培养。

他要向所有人证明,义务教育,不可取,只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才是最正确的。

小易文也是真的聪明。

她从4岁开始接触小学课程,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她就完全掌握了其他小朋友6年所学的课程。


张民弢十分高兴,小易文的表现让他的计划迈出了非常好的第一步。

不到6岁,小易文就在父亲的督促下,开始学习初中课程了。

很奇怪,标榜自己不赞同应试教育的张民弢,在教授自己的孩子时,却并没有什么新意,几乎也是像学校老师一样,按部就班地传输知识。

小易文的生活里充满了学习与书本,她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也没有培养任何兴趣爱好,就连要好的朋友也没有。


我想,这样的孩子,童年时期的缺失,在长大后是难以弥补的吧。

因为年纪太小,小易文虽然比别的孩子接受能力强,学得也快,初中知识,她也还能接受得住。

但在8岁时,从父亲开始教授她高中课程起,小易文就明显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状态。

欲速则不达,每个人都会疲累,天才也是需要休息的。


高中课程很难,小易文在文科方面的成绩还算不错,但在理科学习上,就有些吃力了。

数学、物理、化学就像三座大山,压在了易文的身上。

当小易文表现出疲态时,父亲张民弢十分不满意,他再次加长小易文每天的学习时间。

无论春夏秋冬,她都必须早上5点起床,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经过一天的学习,晚上10点休息。


张民弢的教学并没有什么新意,他只会在小易文表示不懂时,用公式、用各种解题思路等枯燥地方法,为孩子解释。

殊不知,一个8岁的孩子,她对刻板教学的理解程度又有多少呢?

如果把很多理科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小易文的接收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吧。

近两年的时间里,小易文被强行灌输了别的孩子整整三年所学的课程。


虽然她学得十分勉强,但只要与左邻右舍聊起来,在父亲嘴里,小易文就是一个完美掌握所有应学内容的孩子。

4岁开始接触小学书本,到9岁学完高中课程,小易文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别的孩子12年的学习跨度。

这不是小易文的选择,但这是张民弢的愿望,小易文在父亲的支配下,成为了一个没有自我的“小神童”。

2016年,易文的父亲决定让她参加高考。


虽然易文没有参加义务教育,但她也有参加高考的权利。

张民弢认为:事在人为,他通过各种渠道,找了多所学校与各级领导,最终拿到单位开具的证明,以及小易文拥有同等学历的证明。

这位身高只有1.3米的小女孩,在9岁时步入了高考考场。

当她从考场走出来的那一刻,众人惊呼出声,怎么会有一个稚气满满的小孩子?


她是个天才吗,这么小就要考大学了?

在考场外的家长,无不惊呼连连。

作为父亲的张民弢十分骄傲,他在考场外揽着女儿,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宣传”。

他宣传了女儿5年学完小学到高中课程的经历,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还为自己的培训班打了一波强有力的广告,无数家长对张民弢的培训班感兴趣。


一传十,十传百,商丘人民很快都知道了这位9岁参加高考的女孩儿,也知道了这位女孩儿的父亲办了家超强的培训班。

几天后,成绩出来了。小易文的高考成绩仅有172分。

张民弢沉默了,沉默过后,他十分不服气,认为原因都在小易文身上。

他丝毫没有反思自己的教育存在问题,也没意识到,是自己的揠苗助长,害了小易文。


面对这一个这样的成绩,张民弢强迫小易文又投入了第二轮备考学习中。

这个假期,当别的孩子还在想着去哪儿玩的时候,小易文几乎没有了任何玩耍的时间。

2017年,10岁的小易文再次参加高考,这一次她考取了352分。

这个成绩只过了专科院校的分数线。


张民弢以这个分数,为小易文报了商丘工学院,最终小易文被这所专科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录取了。

10岁的大学生,商丘人人都在传这位二考的小女孩。

这一次,张民弢改变了自己的计划,他打算继续培养小易文,让她13岁专升本,18岁考研究生。

当记者采访到张民弢,问他为什么要让小易文在这个年纪就上大学。


明明再过几年,继续学习的小易文,年纪也还小,她考一所更好的学校,也是等得起的。

张民弢的回答,却让很多人有些心疼小易文了。

他说,13岁易文就可以毕业,我也省了8年的抚养费,即使不继续读书,她也可以比别的孩子早8年步入社会,能尽早挣钱,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话,全国几千万像我这样的低收入家庭,也能读得起博士、爬进上流社会了。为什么要等呢?


这样的话,真不像是一位北京大学研究生能说出口的,他的目光短浅到令人发指。

当有人对张民弢教女事件发表反对意见时,张民弢十分生气,他认为别人没有权利干涉自己孩子的未来,他的孩子,他的教育方式,不容置喙。

从小到大,小易文都在父亲的操控与管理下生活,到了大学里,猛然间离开父亲的小易文极不适应,她没有朋友,也没有独立的自理能力。


一开始班上的女生还会照顾小易文的情绪,聊天也尽量找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但渐渐地大家都会有些尴尬,也就有意无意地会避开小易文了。

虽然小易文在学校里十分认真地在学习,但她好像也只能学习了,因为孤独伴随了她整整三年。

她的眼睛里没有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也渐渐失去了十多岁的孩子应有的天真快乐。

现在,小易文已经从大专院校毕业了。


张民弢之前可能一直没意识到,他的孩子只有13岁,这样的年纪是不可能提前步入社会,以挣钱实现价值的,因为她还是儿童。

张易文没有专升本,也没有考研究生,张民弢的计划在此戛然而止。

但小易文的人生路还很长,目前,小易文在父亲开办的培训班里做一名助教老师。

大家都在为小易文喊话,她是有天赋的孩子,但过度的揠苗助长却害了她。


当小易文对学习出现了抵抗情绪时,作为父亲,张民弢应该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上,而不是一味地强行逼迫。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过一首散文诗《致孩子》,真想把这首诗塞进易文父亲的脑子里。

孩子是他的孩子,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也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现在的小易文14岁了。

在前面的十几年里,幼小的她不懂选择的意义。


今后,希望她能活出自我,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而不是父亲计划中的“傀儡”试验品。

你怎么看待张民弢对待小易文的培养方法?

小易文是否会找回自我,开始自己想要的生活?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请关注我,并点赞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视频的动力。

以上就是“拔苗助长生活事例(河南神童张易文10岁上大学拔苗助长事例)”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