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哪些(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青春·未来·使命”线上系列公益讲座,近日迎来最后一讲,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武俊青教授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为题,与家长们在线分享、交流。

社会适应能力是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社会适应能力包含社交、处事、生活自理、基本劳动和人际关系能力,是人融入社会、并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

当下有的孩子比较自我,颇令家长焦虑。

武俊青指分析说,需要认真对待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要通过适宜的家庭、学校、社区及社会的教育、沟通和交流,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否则孩子成年后会付出巨大代价,要接受社会的再教育。"


如果孩子缺乏适应能力怎么办?

武俊青建议家长们运用“问题树”方法,直面孩子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从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探寻主、次要原因,寻找根本原因;看清问题发展可能造成的持续性、长期性影响。

针对幼儿园小朋友家长,武俊青提出了“六个必须“:


在武俊青看来,家长与孩子沟通的重要目的有5个——“了解孩子的需要、启迪孩子的思考、分享孩子的对错、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想法、和孩子建立爱的关系。”

怎么和孩子进行良性沟通?

武俊青表示,家长需要清楚地了解与孩子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的具体做法,学会通过开放性问题、倾听、释义、选择孩子喜欢的话题、运用眼神的交流、微笑、积极的回应与反馈等方法,与孩子保持有效沟通。

武俊青还就表扬孩子、尊重孩子权力、抚慰孩子、鼓励孩子、批评孩子、引导孩子聊天、让孩子爱上学习、培养孩子锻炼的习惯八个方面的最佳对话模式,给出了建议指导。

本次线上系列公益讲座由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与12355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主办,由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商业学校、上海市教委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颜苏勤心理健康(青春期)基地承办。

以上就是“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哪些(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