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么区别吗?

  统计局一般不调查人均收入,而是调查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收入:你工资8000元(应发工资)

  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扣除保险、公积金和个税后的收入(实发工资或到银行卡的工资)

  1.可支配收入不能扣除房贷、车贷和房租等债务.

  2.可支配收入数值较低,是因为统计涵盖了无业人群、老人、小孩和农村居民.

  举例:上海某家庭,夫妻+俩小孩+俩无收入老人.丈夫税前收入30万/年,妻子税前20万/年.家庭总收入50万/年,妥妥地中产家庭.

  那么计算得:

  该家庭城镇职工平均工资25万/年.

  但是!丈夫税后收入:23.3万,妻子税后收入15.7万.该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仅(23.3+15.7)÷6=6.5万/年.

  平均工资250000元/年和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0元/年是不是相差很大?

  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劳动参与率

  可支配的意思就是你可以用而且可以存或者用的钱,粗略的讲就是税后收入.不过么,这个税可不只是个税

  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么区别吗?(图1)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么区别吗?(图2)来源:**省/市统计局——**年统计年鉴——城乡人民生活——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很多概念就是创造出来混淆视听的,其实不要搞那么麻烦,简单化的话就很能说明问题.

  GDP:全国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人均GDP:平摊到所有人头上的价值;

  收入:全国劳动者的收入;

  人均收入:平摊到所有人头上的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收入扣除税费、社会保险之类后剩余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

  这里有个概念要区分一下,即劳动者和所有人,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因为所有人包括劳动者和非劳动者(或者说是有收入的人和没有收入的人).

  也就是说,一部分人创造了价值,这些价值只在这一部分人中进行分配,然后这部分人再进行二次分配,把收入用来养家.

  举例:全国14亿人,其中4亿人创造了14亿元的价值,这14亿元,先分配给这4亿人,然后这4亿人再分配给其他10亿人.就像高山流下来的水,并不能流经所有的土地.其结果,必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若是天上落下的雨水,相对分配得会平均一些.)

  由于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不真实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所以我们往往不能确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只能参照自己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进行判断.比如,你是否比收入高于你的人更努力、更辛苦、更有效率,如果是,那么财富分配就不合理.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被平均、拖了国家后腿,觉得统计数据有问题,觉得物价年年上涨、工资基本不变,觉得哪里不对劲,其实,你的感觉是对的!你现在干的活与过去干的活在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上都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你的收入能买到的东西更少了,这说明什么?甚至,你的工作强度更大了、工作时间更长了、工作环境更恶劣了,但是,你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你更愿意回到之前的工作生活中,这说明了什么?

以上就是“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么区别吗?”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